出國留學二三事–資料篇
在完成了出國留學前最重要的準備–累積實力後,另一個重要的課題便是如何透過簡單扼要、鏗鏘有力的申請資料,讓審核申請文件的人員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瞭解你的優點以及過去的豐功偉業,同時切記避免長篇大論,那只會有壞處,不會給你任何的幫助。從開始研擬準備資料內容到真正完成整份申請資料,最好預留多一點時間。尤其如果是台灣的男生要當兵的,最好給自己半年的時間來準備。以下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小兔準備文件的經驗,希望能給有志出國唸書,尤其是理工方面的學生一些參考: 選校與Statement of Purpose(SOP) Statement of Purpose(SOP)是一份用來陳述「自己」為什麼要申請這個學校、這個研究所的「簡短」文章,更是各個學校衡量這個學生是否有符合該校研究生能力的重要依據,內容隨各個學校的要求多會略有差異,但是主要內容還是應該囊括個人研究學術方面的興趣、研究學術方面的經驗以及申請這個學程的研究目標,多數學校都會限制字數在1000字或兩頁以內,如何在短短的兩頁中間呈現自己的主要研究興趣以及豐富經歷跟未來目標,實在是需要好好構思,小兔建議最好留給自己半年的時間來準備。在準備SOP的過程中,前半段是屬於收集情報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最好想清楚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同時上各大學校的系所網站瞭解各個學校的特色跟重點在哪裡,最好瞭解一下有什麼老師在做跟自己相關領域的研究,同時還要注意一下該老師是不是有最近一兩年發表的論文,如果有的話,一定要拿來讀一讀,瞭解對方的研究主題在哪裡,是不是自己有興趣的,也同時能瞭解這個領域目前的潮流與趨勢。若是這個老師沒有特別原因卻沒有最近發表的論文,那麼最好就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研究這個老師的研究了,因為對方很可能沒有繼續在作這方面研究或是沒有經費,即使你申請了想成為他的門生,他也沒辦法收你。有讀過paper的人都知道,讀paper實在很花時間,而這麼多學校,又這麼多paper要先讀過,你就可以猜想到這是怎麼樣耗時的一件工作,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要花上至少三個月來作這件事情的原因。在收集情報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讀過的文章、從事該研究的老師以及所屬的學校紀錄下來,更好的情況,你還可以依照自己感興趣的程度和對該類題目進入障礙等等的數據稍微寫下來,這些都會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在完成了收集情報的過程後,至少會瞭解到了專長領域目前的潮流,同時多少也會知道哪些學校比較適合自己。接下來,就是參考一下系上學長姐前兩年申請的結果,分析一下自己的能力大概能申請到什麼學校,從有興趣的學校中加以篩選,建議是留下十所左右。不過能申請到什麼學校的變因很多,因為你並不是只跟台灣人競爭,還有來自中國、韓國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優秀學生一起競逐,所以十所學校中,大概留個一兩所比自己能力稍高一點的學校與學程以及三四所「非常」有把握的學校與學程,剩下的則是「志在必得」的學校與學程,會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接下來,才真正開始撰寫SOP。先前有跟大家提過,SOP各個學校的要求皆有不同,因此針對每個申請的學校,都需要特別撰寫一篇SOP。但是先前也說過,每個學校還是有基本的要求,因此要是想省時間,最好的作法就是先把基本的要素寫進一篇文章裡頭,然後再根據各個學校的附加要求撰寫段落後插入主體的文章中間。研究學術方面的興趣、研究學術方面的經驗以及申請這個學程的研究目標是SOP中最重要的內容。申請這個學程的目的是需要針對各個學校撰寫的,要是你能寫出跟該校重點發展的項目或是有在招募研究生的實驗室相符的研究目標,應該會相當程度的增加自己的能見度以及率取的機率。針對這個項目撰寫的文字裡頭,應該具體提出自己對該學校的研究當中感興趣的項目,以及自己能在研究所生涯給予學校在學術方面的貢獻或是希望習得的能力,同時,也可以花個一兩句提一下畢業後的職業進路。而先前所準備的資料,便能夠在此時派上用場了。興趣跟經歷算是比較泛用形的文章段落,在撰寫自己的興趣時,但是由於字數上的限制以及語文運用上的能力,最好不要像申請國內大學這樣,寫了一堆心情故事,這只會模糊焦點,製造反效果。在寫經歷的時候,只把跟想申請的學程與想做的研究相關的經歷寫進去,並且稍微提一下這些經歷「具體」的成果與貢獻,或是在這當中培養出了什麼樣的研究能力,也可以提一下。至於其他什麼社團活動的表現,或是跟研究或是作研究的潛力或能力不相關的東西,最好也不要寫進去。 在寫完這樣的文章初稿後,接著就是修訂的工作了。修訂的過程往往才是最艱辛的。省錢的辦法是找熟悉、所學接近又有成功申請經驗的學長姊或是熱心的教授幫忙審閱,透過過來人的經驗,以及在美國生活一陣子的語文能力給予意見,在內容結構以及用字淺詞上加以修正。要是舉目無親的人,那也可以給像是EssayEdge這類專門幫人改文章的網站改改,不過這就得花錢了,改一篇文章印象中大概要一百美元吧。SOP文章裡的英文要不要太好?個人的建議是文法不要有錯,字不要拼錯,至於修辭構句的功力,最好不要跟你的TOEFL成績有太大的落差,否則很容易被當成是找打手代寫的。美國人很重視誠實這個品德,英文不好就不好,語文本來就是溝通的工具,除非你是申請文科系的,那麼只要具備基本溝通的能力,英文好不好就不會是個重點了。而TOEFL其實還算相當準確的衡量你的溝通能力,因此,最好不要有太過於TOEFL成績的SOP文章。 Resume/CV(履歷) 前面小兔有提過,SOP裡頭只留下跟研究相關的經歷,那麼實在忍不住想提出自己的其他豐功偉業該怎麼辦呢?Resume/CV就是給你作這件事情的。網路上搜尋Resume跟CV,就會出現不少相關的教學文章跟格式,從中間挑選一個你覺得簡單明瞭,乾淨俐落的格式加以修改,同時適當地填入你的學術研究成果、得獎紀錄、成績表現、工作經驗及其他經歷就算大功告成。當然,Resume/CV也是短短的就好,最好不要超過三頁,同時切記,你覺得最重要的部份盡量往前擺。 Reference Letter(推薦信) 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會要求博士生提出三封、碩士生至少兩封由熟識的大學教授的或是過去雇主所撰寫的推薦信。推薦信的重要性,有時候會主宰你申請結果的好壞,畢竟光從SOP無法瞭解你到底是不是真有你所宣稱的熱情與技能,唯有第三者提出的推薦信,才能確認這一點。推薦信是一份沒辦法急就章的東西,因為跟一個老師從陌生到熟識的過程,我想絕對不是短短幾星期就可以達成的。除了論文指導教授外,最好再想辦法熟識一些相關領域或是有點名望的教授。至於怎麼熟識?我想認真的修課會是個很好的辦法,因為老師通常只會對常常出現、常常互動並且成績良好的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若是你三天兩頭蹺課,老師就算幫你寫推薦信,恐怕也無法寫出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內容。那種範本式的內容例如:這個學生很勤勉、認真很有天份之類的,若沒有你跟他之間相處的事件加以佐證,只會讓人覺得敷衍,看了上百篇這種推薦信,應該也會倒胃口的把你reject吧?寫推薦信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尤其幫你寫推薦信的人,多半也是日理萬機,因此必須事先調查好推薦信是要線上填寫還是利用一般信件書寫,並且幫老師把該做的前置作業例如線上填寫網址、信封以及信封的收件學校單位都處理好,最好再附上自己的CV跟成績單給老師參考,並且預留足夠的時間(例如deadline前60天),這不但是必須,同時也是有禮貌的行為,強烈建議你最好這樣作。 其他資料 除了以上基本的資料外,不同的校系也會有其他不同的要求,像是申請設計方面類科的,多半會要求附上作品集,而小兔則是在某些學校部份有加送以前的一些國際性的paper。這些資料的準備,我想成功者的範例固然是個好的參考,但是也記得要有自己的風格,才能取信於審核資料的老師。 準備資料的過程既長又痛苦,於是不少人求助於留學代辦。小兔的感覺是,留學代辦很難幫你申請上頂尖的好學校,加分效果非常有限,而千篇一律的資料形式,更會造成反效果,會讓學校認為這個學生連自己準備資料表現自己的能力都沒有,怎麼會錄取呢?留學代辦可以是輔助你送快遞,避免錯過送件期限,協助你瞭解自己的專長興趣的諮詢對象,但是千萬不要讓他們插手幫你撰寫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