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兔主題遊樂園 小兔動漫誌 台灣歌謠故事館 邦尼小館 小兔講堂 小兔私人頻道

出國留學二三事–審查篇

之前的「出國留學二三事」,主體都是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完成,然後之後逐漸更新而成。然而,在成為審查文件的人之後,「換了位子」,現在對於申請文件,有了新的一番體悟,所以也藉此讓大家了解一下我們到底是怎麼審查文件的。 審查委員怎麼看申請文件 怎麼看申請文件? 每個學校都有一些內部的作業流程,我只能以待過的學校與大家分享。 首先談到最炙手可熱的CS MS Program ,由於申請者數量實在太龐 大,以UCSD為例,每年至少收到超過2000份申請文件,每份申請文件需要2 到3 個人review之後才能做出決定,所以至少有6000次的reviews 。以委員會的成員們(資深PhD學生、Postdoc 、教師) 的忙碌程度與數量而言,一個人起碼要審查 100 份的資料,能夠花上十分鐘看一份資料並且寫下推薦/ 不推薦的原因日後備 查,已經是十分用心了。畢業校系、GPA 絕對是第一輪審查時候最快速的依據,每個學校為了控制學生的品質,也都有一些內部的參考數據,依照不同學校GPA「通貨膨脹」的比例,設下合理的GPA門檻。也因為如此,新設立的學校或是名氣沒那麼大的學校會比較吃虧,很多委員會因為沒有之前的數據參考而傾向不要冒險。而CV、推薦信、SOP (依照重要性排列),則是邊緣人救命的稻草或是重新驗票時才會拿出來看的。CV著重在是不是有令人驚艷的經歷,可以補足GPA的缺陷、另審查者相信申請者是屬於有能力的「實力派」,而推薦信則可以作為CV上面的資訊的「佐證」。例如你說跟某某老師做了某某事情、在某某工作從事某某專案,若是沒有推薦信佐證,可信度會大打折扣。至於很多人嘔心泣血寫出的SOP,因為以CS MS而言,內容相似度實在太高,而且大部分的CS MS program不是以研究為導向,只要不是有太誇張的錯誤,基本上不致於有扣分的效果,更像是所謂的「writing samples」,展現申請者真的能書寫英文文件。 至於博士班的部份,由於牽涉到是要跟老師們工作的「夥伴」,所以我們「一定」會好好地去思考到底這樣的學生是不是適合我們的「需要」。如果是以博班 為目標的申請者,最好是以「找工作」的心態來撰寫自己的文件,以「為什麼要選我進這個program 、實驗室」,「我能為這個program 、實驗室帶來什麼好處」, 至於大家從小被國文課訓練出來的那些華人愛用的什麼實例故事法、倒敘法、鏡框法開頭的作文技巧,在此時,都遠不如「開門見山法」來得有用:在CV的objective summarize 自己的長處、在SOP 的第一段就強調自己的強項、經驗與技能,都遠比什麼賺人熱淚的成長故事要更能打動因為paper/proposal deadlines、還有看了無數SOP,已經變得沒血沒淚的faculty members 。 GRE/TOEFL 跟很多學校一樣,我們在今年的系務會議中,也在討論是不是採計GRE 的問題,結論是今年在審查時候只要申請者能夠提出waiver,不會以GRE 作為錄取與否的依據。而我們也將用這樣的機會評估是不是將要永久性地將GRE 列為選配而非標配。相信對很多英語苦手而言,今年會是個很好的機會。 GRE一直以來是一個相當爭議的指標,有些論文甚至指出GRE造成的一些bias。也有faculty member認為GRE至少是個公平的考試,一個學生如果連GRE都不好好準備,表示沒有心想要念好program。然而不論採計GRE與否,我待過的學校,多半只把GRE當成夠用就好的「門檻」,不需要達到完美的程度。 相對於GRE,由於TOEFL的考試方式偏向生活化的英文,所以大家對於TOEFL還是相當程度地採信,所以相信COVID-19之後還是會繼續出現在各校系的基本要求中。但是別忘了,對於理工科系而言,語言只是拿來溝通的,只要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最後,關於GRE/TOEFL,我們都只是拿來當成「拒絕」學生的依據:因為語言能力不足而有完成學業的疑慮。不會因為GRE/TOEFL考得好而「錄取」學生。所以不要以為GRE/TOEFL考得好就能上名校,一切還是取決於你大學的學業、還有申請前的經歷。 海外學生的申請額度 記得我當初申請的時候,很多人有個迷思認為學校對於每個國家的申請者是 有「配額」的。不過以我曾經為UC San Diego、UC Riverside、NC State的碩博 士學程審查申請者的經驗來看,這樣的迷思是完全不存在的。我們在審查的時候, 只考量到這個申請者是不是足夠優秀?這個申請者有沒有可能來?這個申請者是 不是能成功地完成學業並且找到好的工作成為傑出校友?還有目前被接受的申請 者的數量是不是能夠達到今年系上的目標以滿足預算的需求(笑)? … Read more出國留學二三事–審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