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創作的泰斗-威爾第
威爾第(1813-1901)出身貧寒,父母目不識丁,不過大概示威爾第從小便顯出過人的音樂天份,因此他的父母才給他買了部大鍵琴。他12歲時就在鄉村教堂中擔任風琴手。在他父親的友人-巴雷齊的資助下,威爾第得以接觸更多音樂方面的事務,學成後還娶了巴雷齊的女兒為妻。1838年∼1840年雖然是威爾第第一部歌劇成功上映的年代,但是厄運也接踵而來。
兩個兒子相繼夭亡,而妻子也不明的死去。威爾第的第二部歌劇也失敗了。幸好此時史卡歌拉戲院的總經理委託威爾第寫了”那布果”,威爾第才又從谷底升到雲端,一夕成名。此後是威爾第的黃金時代,1842-1851年間寫了十四部歌劇,雖然傑出的作品不多。1850年代初期,是威爾第事業的轉捩點,三大歌劇-弄臣(1851)、遊唱詩人(1853)、茶花女(1853)均在此
時完成。1859年威爾第和歌唱家史泰邦尼結為夫妻。1873-1885年間,威爾第沒有任何新作品。1887年竟以72歲高齡創作出新歌劇奧泰羅, 1893年時又以80高齡創作新劇法思塔夫。1901年在眾樂迷自發的歌聲中,在米蘭的公墓中長眠了。
Aida(阿伊達)
La Traviata(茶花女)
此歌劇根據小仲馬的原著茶花女而改編。初演時由於女主角挑選錯誤(挑了個虎背熊腰的來演病厭厭的茶花女),所以十四個月後在威尼斯捲土重來時才大受歡迎。故事敘述名妓薇奧麗特答應阿弗雷得父親的要求與阿弗雷得分手,到阿弗雷得明瞭事情原委時,她卻已身染肺病,就要死去。
Rigoletto(弄臣)
Overture to I Vespri Siciliani
|